2024年上马当天,西嘉正式成为了女子跑步的编辑,那次跑崩的上马成为了她加入女子跑步后的第一篇赛记。川美毕业的西嘉,爱画画,出版过小说。这封她写给自己的信,记录了她从2015年7月10日开始跑步,一路坚持到今天的十年历程。这些经历——记录了她最初的挣扎、受伤、比赛中的各种“糗事”和突破,记录了她如何将跑步融入到生活和工作中,也融入了在十年长跑中,她对健康、跑者心态及成长的理解。这是一个女跑者对自己脚印的诚实回望。坚持十年不容易,这中间的起伏、乐趣和成长,都在这封信里。
如果你也跑步,或许能从她的故事里看到一点自己的影子。
哈喽西嘉:
展信佳。
非常高兴你已经来到了你的第一个跑者十年。
我还记得你第一次开始规律跑步是2015年7月10日的傍晚七点,你在垫江体育场一口气哼哧哼哧跑了三公里。那时的你因为担心停止练了几年的舞蹈而“复胖”,想着说跑步是“单独性”的运动,不像羽毛球那样需要有个能力相当的伙伴才“鬼使神差”般地选择了这项曾经你最不喜欢的运动。
虽然开始跑步前,你也被“跑步是不是会伤膝盖”、“跑步是不是小腿会变粗”、“不跑步之后是不是会变胖”……诸如此类的经典跑步问题所困扰,但是“哪有还没做就开始发愁的?做了之后再说吧”如一剂抹在天灵盖的风油精让你的脑袋瓜子咻地一下亮堂了过来。
看着因为出过车祸后顿悟人生的老爸开始下雨打着伞也要在体育场走跑几圈(谁也没想到这个老汉跑马不到两年,50岁就全马就破了三),“想那么多干嘛,先跑了再说。”
虽然是说跑就跑,但是起初的日子是真的很“痛苦”:重庆的高温配上沉重的心肺抬不起的腿,每一天跑走完都想放弃。所以你只能自我催眠,“假装你是热爱它的,因为只有热爱它才能坚持下去”。没想到假装着假装着居然假戏真做,也就真的爱上了。不过现在想来除此之外,当时最头铁的操作之一是你居然从一开始就把自己的月跑量定在了300(前期是走跑结合,后期是纯粹跑)并差不多坚持到现在。
2016年至今的跑量合集
2015年还有5个月的跑步数据未被软件记录
从一开始什么都不懂、穿着小半码的板鞋一周跑六天,跑到跟腱炎、跑步膝都犯了,还硬是顶到伤好完。也庆幸是2015年的伤病让你开始反省自己,“难道年纪轻轻就把腿跑废了?”才有了关注科学跑步并实施的念头,才有了2016年3月的重庆马拉松首马跑进430的轻松,才有了2017年一整年的PB:那一年你的全马从428到342,半马从200到143。
到现在我都还记得2016年重马鸣枪起跑前的你,对马拉松小白到不知道盐丸为何物,比赛前还把它当糖一样给抿掉;比赛中不知补水策略为何技,自己喝水喝到岔气,导致6-7公里完全跑不起来。当然跑完后,更多的是“这就跑完了?还没跑够”的欣喜。
鸡贼的你跑完重马,想到拉一直也在跑步的老王头下水:毕竟以后可以父女俩一起出去比赛,重点是有人出交通差旅费。就这样,你跟老王头成了比赛连体裤兄弟,基本上一起中签一起跑比赛(直到2020年你去上海)。
关于跑步的每一个“第一”,你都记得清清楚楚:第一双正式的跑鞋(亚瑟士的GT2000 3),第一次上收容车、第一次半马和全马背米、第一次10KM跑到40分钟、第一次半马132、第一次跑崩、第一次骂自己脑子进水发誓再也不跑比赛、第一次当官方Pacer、第一次跟老王头去北京录运动类节目、第一次在比赛中捡到老王头……以及每年的7月10日都有的一次回顾仪式感记录。
从半马2小时的Pacer到半马140
每一年的春夏秋冬、阴雨晴雪、凌晨四点半都有过相同的感知,但又有不同的记忆。
十年间,“每年根据状态会跑1-4个全马,跑一次只求跑出最佳状态”。一直以来,不频繁参赛都是你的准则,虽然跑的比赛不算太多,但经历过的奇奇怪怪又好笑的时刻却并不少:
你在2016年闻过首届广安红色马拉松赛中大爷逆风而来的屁,在那场媲美“山地马拉松”、女子只有69个人完赛的比赛中接收到了“爬坡”的降维打击;在2017年的双遗马拉松中被大旗打过大嘴巴子;为了背米兼PB憋过三次几近要汹涌而出的便意;因为赛前突发股骨大转子滑囊炎,在2017年六盘水马拉松上过迄今以来唯一一次收容车;2017年广马因为双双PB,跟老王头在机场摆龙门阵摆到错过飞机;2019年武汉马拉松因为感冒状态拉跨,却还是竭力以1秒绝杀;2023年荣昌马拉松甫一出发就想退赛,结果没有岔气、没有便意、没有疲倦的再次体会到跑步高潮,最后盲跑着捡漏背米;2024年重庆马拉松C区出发的你捡到了多次放(要当你私兔)鸽子的A区老王头,解气又反转的震撼程度足以写进你的《王氏春秋》,一篇重马赛记在你2000+读者的小破号里收获了近10W的阅读量……
跑步十年跟老王头的比赛足迹
左滑查看更多
在这十年跑步的当头里,你出了第一本小说、给最喜欢的作家画了他新书的插画作品、参加过不少稀奇古怪的比赛活动、做了跟跑步相关的工作。
这十年里,你经历过自己的巅峰状态、有过雄心壮志的期待、受伤过的颓败,以及来自生活给跑步叠加的低落蒙板:暴食症的困扰、女性运动员三联综合征的苦恼,以及心理上的“自我怀疑”总是会伴随着时间的激流反复回袭。
十年的时间,你在一步步地寻求自己饮食、健康和训练休息之间的平衡,开始慢慢触及到知行合一的边界,寻求跑步中心态的成长和精神的自洽:曾经以为的“No Pain No Gain”,辨证来看不过是洒满热血意味的毒一点鸡汤;曾经会有的休息就有负罪感变成“休息也是训练的一部分”的释然;曾经以为的“跑不死就往死里跑”的念头易主为想跑得更长期主义;曾经强迫似地喜欢从凌晨的天黑跑到天亮变为休息不好那就晚点再跑;曾经有过的“我比他强”变为“我可以不如他”……。
作为严肃跑者中(自诩)的“矫情怪”、“诺贝尔一直讲”,跑步前你从未想过除了看书、写作和画画,还能在路上遇见“跑步”这个你小学时最讨厌的同学,能和它相伴十年,还从同学变为好朋友。
想起你说,每次比赛完你最痛苦的快乐时刻大抵是,话痨的你能给自己的赛记堆下三五千字的赛记(细小到每一公里发生了啥都记得):毕竟内心戏精的你甚至是在赛前就能想好赛记的标题——什么《一妙龄少女居然在上马“一泻千里”》、《泪洒当场,重庆王姐边跑边拉仍旧力争上半马》…… 快乐的是这一段时间、这一段情绪和记忆被你以文字的形式存储了下来,如果给有相同际遇的跑者带来共鸣,那就是快乐加倍了。
2024年宁海半马
你想说你很感谢跑步帮你串联起来的这个生活圈,并还在不断地扩大着你的“可能”半径。在这个半径里,你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做了很多曾经不敢想象的挑战。相较未来,你更喜欢跑好当下的每一步。
7月10日,以一个20公里开启仪式感
“我最早认识那一批跑步的人里,现在也就你还在跑步了”,前段时间朋友聊起。偶尔你也会问自己,“还能跑多久?”。
答案是:你不知道自己到底还能再跑几个十年,但是你知道当下你还一直在跑步的路上。
以及你也不知道以后中途是不是会暂时离开,但是你知道只要想回来,那条路就一直在。
文末互动
这是你开始跑步的第几年?
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本条内容创作团队
作者:西嘉
编辑:WR China Team
图源:紫雨风暴/受访者提供
投稿、应聘兼职作者,请联系
womenrunning@163.com
九鼎配资-九鼎配资官网-配资平台代理-浙江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